“三网融合”融入文化产业

发布时间:2012-03-14

  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推进电信网、广电网、互联网“三网融合”,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,创新业务形态,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。文化产业要实现大繁荣成为支柱产业,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。早在1998年我国就提出“三网融合”,之后连续列入国家“九五”到“十二五”四个五年计划,但目前“三网融合”仍游离于文化产业,没有完成数字技术从“手段和工具”向“力量和内容”的战略转移。形成这一状况,除了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分配和行政壁垒问题,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,就是将“三网融合”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仅仅当作文化产业的支持手段,忽视了“三网融合”在新文化形态中的内容属性,割裂了信息化与文化在内容创新、体制创新等方面的有机联系。

 在将“三网融合”融入文化产业方面,日本的经验可资借鉴。“一休哥”、“樱桃小丸子”、“蜡笔小新”、“机器猫”等卡通形象在全球广为人知,近期日本外务省更是将其中几个经典形象定为文化大使,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广泛使用。这些有广泛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文化形象的树立,与日本的信息化技术密切相关。电脑、手机、互联网等数字化产品和技术融入文化产业,使数字内容产业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战略重点。如同日本《数字内容白皮书2009》所表述的:“数字化致使不论是谁都可以共享信息,职业与业余之间的篱笆被拆除”,“数字化拓展着邮件、网站、移动互联网、手机信息、视频邮件等等新领域,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、文化、风俗、商业。”

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。在我国,“三网融合”已成待发之势,尽快将“三网融合”的阳光雨露洒向文化产业,将会使我国文化产业更加灿烂。为此,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。

一、将“三网融合”科技属性融入现代文化产业

 “三网融合”作为以现代视频、计算机、通信、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,具有数字化、开放性、快捷性、虚拟性、交互性、人性化的特征,实现“三网融合”将标志着全新数字化文化产业时代的到来,要通过“三网融合”的科技属性融入文化产业,带来新文化形态,满足当代人对文化的信息量大、信息渠道广、时效性强、方便快捷的标准要求。对百姓而言,“三网融合”即是三屏融合,即手机、电视、电脑屏幕的融合,通信和视频业务可在一张网上和三种终端上互联互通,变电视“播什么看什么”为“看什么点什么”,播放质量好,节目来源广,文化内容多;变原来的三网多头交费为一网统一交费,并打包下调,省时、省力、省钱;变三个网络施工和家庭内重复布线,为一线入户。有专家预计“三网融合”将让居民家庭每户每年至少节省四五百元开支,国家每年至少节省数百亿元投资。

二、将“三网融合”前沿内容融入现代文化产业

  如按照欧盟提出的“数字内容产业”概念,“三网融合”的实质就是文化的信息化,“三网融合”前沿内容是指所带来的内容拓展、内容创新,形成最前沿的新文化业态。“三网融合”遵循当代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律,由过去IT产业中的硬件为王走向软件为王、创意为王,技术为王走向内容为王,因此,“三网融合”已不单指信息技术产业,而是信息技术产业与文化内容产业的融合形态,在“三网融合”中手机应用,将拓展目前的手机文化,高速网络应用,呈现新的网络文化,全新的网络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,将促进文明办网、文明上网等大众意识、社会风尚、制度规范,形成新的网络文化形态。“三网融合”可以带动创意内容产业的发展。在“三网融合”中,网络技术与文化内容是相辅相成,难解难分的,通过“三网融合”前沿内容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、传播能力。

三、将“三网融合”核心竞争力融入文化产业

  欧美日创意文化产业已经在我国文化市场上形成强劲竞争力,这从一部《阿凡达》影片在我国电影市场的风靡程度,可谓看一片而窥全豹,也确让我们的信息产业界和文化产业界“醍醐灌顶”。我们的3D和4D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能力,或可通过加快“三网融合”实现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对欧美日国际文化产业输出“霸主”格局的逆转,加强我国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地位。“三网融合”是文化发展方式转变,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,“三网融合”实现的不仅仅是广电、通信、电脑网络三张网的物理融合,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广电传播“点对面”、电信传播“点对点”,电脑存储时序拓展,将对文化内容的采集、制作、存储、传播、接收,以及播出者与受众的互动带来根本性的变革,这是以信息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,是信息化与文化融合的一个重大实践。如果我国能率先将“三网融合”的核心竞争力融入我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中,将形成巨大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。

四、将“三网融合”体制创新融入现代文化产业

 “三网融合”是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,必须有适合这一系统工程的全新体制来推进和运营,这一体制将充分体现信息化时代的要求,打破行政分割、部门利益的束缚,也必将对文化体制带来重大影响。其“颠覆”了传统文化团体的区域概念,出现了新型跨国文化组织。不仅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内,跨区域的新型文化组织大量涌现。如,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批东西部省市电视台联合,由实力雄厚的东部电视台对西部电视台进行频道业务代管,通过了卫星视频网络共同制作和播出优质节目,搭建了网络虚拟文化产业组织;一些省市的文化图书出版集团跨省市对其他图书出版企业实施兼并,通过网络开展文化出版业务,搭建了网络实体产业联盟;在国际间文化产业链条上,跨国文化企业大量诞生,基于高速网络和电子支付系统的国际网上出版商、书店的大批涌现,对传统的区域性纸质出版商、书店冲击巨大;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动漫游戏企业,组建国际动漫产业联盟,同时在各国创作,在一个企业内合成作品,使动画游戏从孩童的爱好,变为影响世界不同种族、不同国度、不同文化、不同人群的巨大规模的文化产业,在美国、日本等国家,动漫游戏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不仅仅高于其他文化产业,而且高于很大一部分服务业、制造业。

  这一体制创新将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,改变相关文化产业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痼疾,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,增强信息化与文化的双轮驱动力,加强对文化产业创新的支撑,这一体制融入到新的文化业态之中,将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,加快发展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。

五、将“三网融合”的人才为本融入文化产业

  美国苹果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里,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产业从无到有,现在执世界IT相关产业之“牛耳”,对全球IT创新创意体系作出巨大贡献,这是与该公司有一位懂艺术创新和企业管理的 CEO分不开的,因为信息产业需要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。反之,我们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,发展文化创意产业,就要使信息化领域的人才,包括“三网融合”的战略策划人才、产业运营人才、企业管理人才、投融资人才、科技创新人才、内容原创设计人才融入文化产业,培养每个文化产业部门的通才。通过“三网融合”等信息化人才参与文化产业发展,适应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,增强文化产业竞争意识、市场意识、产业意识,为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做好人才队伍的准备。通过培育既懂信息化,又精通文化产业、文化市场,了解产业、行业、企业特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,全面提高我国文化产业运营的水平。实施信息化与文化融合不仅仅是在文化产业中提高信息化水平,更重要的是发挥文化自身特性,运用当代文化具有主体筹划、设计、辐射、创造的特征,积极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,丰富和提升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内容与含量,这也特别需要一支精通信息化与文化融合的队伍的广泛参与。


上一篇: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...

下一篇:中国移动发布全球首台...